【 第一幕墙网 】
中尽量付出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利益。 侯海泉:企业第一是要立足自身,先把主业做好;第二是要脚踏实地;第三是要深耕细作。不管跨行业经营,还是扩大延伸主业,都是对我们所掌握的资源重新整合的过程。我们所掌握的资源、信息有多少,掌握的信息准确度有多少,决定着企业决策的成败。因而,我们要干自己熟悉的事,干自己能够做的事,干自己能够控制得了的事。 转型升级 华丽转身背后的动因 主持人:建筑行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行业门槛低,同业竞争激烈。如何在这种环境下顺利突围、华丽转身,实现转型升级,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首先,我想请各位嘉宾谈一谈现在我们面临的挑战是什么?转型升级的大方向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李勤山:对我们行业来讲,现在的现状是什么呢?第一就是由于工程的性质,我们的工程仍然停留在粗放型阶段。第二是产业比较单一。第三是融资能力比较差。还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建筑企业目前的生存现状:三低一高。“三低”是利润率低、产业集中度低、参与率低;“一高”是工程交易成本高。这“三低一高”严重制约着建筑企业的发展。 常永田:在我看来,施工企业生存的空间较过去相比没有改善,特别是由于欧债危机,我们国家的经济有可能硬着陆,政府继续调控房地产,施工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 我结合深圳的情况来谈一下。深圳在招投标上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就是把中标的决定权给了业主。实际上我觉得这是一个一体两面的问题:一方面,这是一件好事,业主应该有选择权。但另一方面,结合深圳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我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好事。据深圳最近出台的一项政策,对施工企业进行动态管理,每天人们都可以在网上查到这个企业当天的质量、安全、环保、污染等问题,而且业主可以直接反映。业主投诉一次就给企业一个黄牌,投诉两次就是红牌,企业就必须停标三个月。业主的权力太大,他告企业的状一告一个准,这是很不公平的,对施工企业正常作业也是一个困扰。比如我们近期有一个项目,他要求你什么时间必须完成,但是却不给工程施工创造条件,原来的建筑垃圾不清理,却强定关门工期。 最近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又推行了一项政策,就是不允许在现场制拌砂浆。只要发现工地有一包水泥,马上给一个黄牌。建筑行业的人都知道,如果工地上没有水泥还是工地吗? 另外还有一项政策是要求所有的业主,就是甲方必须配备跟施工企业对应的质量主任。比如我们施工企业在项目上规定多大的项目要配备多少安全主任,同时规定业主也要配备质量主任。这导致深圳市这方面的管理人才最近极缺,我们企业很多人都被业主高薪挖走了。 主持人:从两位嘉宾的意见来看,形势的严峻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让转型升级摆上了诸位建筑企业家的案头,对转型升级的探讨和研究成为建筑企业家必须要做的一门功课。在座的嘉宾想必有很多转型升级的实践,大家对转型升级这四个字有更深刻的理解。我想请侯总谈谈对“转型升级”四个字是怎么理解的? 侯海泉:转型升级的根本目的是让企业多获得一些利润,获得更广泛的发展机会。建筑业这一链条,从劳务做到一级总承包,再到施工总承包,然后就想向工程总承包转型,最后再做研发,整个链条是由低端逐步向高端转型的。 拿我们公司来说,在整个产业链条的打造中,我们逐渐完善自身。做的工程里面有安装,就发展安装公司;有装潢又收购装潢公司;有钢结构就收购钢结构公司,逐渐打造出一条从房地产开发到包括工程施工、物业管理等专业公司的产业链。我们还收购了两家设计院,自行完成设计。现在,我们有21个地产子公司,目前持有约5万亩土地,21个楼盘。今年房地产开发的销售额截至目前为止已达70亿元。 从建筑施工企业向建筑产业链的全行业发展,我们受益了。怎么说呢?产业链做大后,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