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第一幕墙网 -> 资讯 -> 行业动态

业界呼吁密封胶国标尽快升级

2010-10-30 11:03:56 作者: 来源: 我要评论0

第一幕墙网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我国密封胶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进入门槛低,低挡伪劣产品多,导致产业发展无序,企业扩张混乱,产品使用安全隐患大。这种局面使得进口产品趁虚而入,极大地冲击了国内市场。最近,记者采访了我国最早研究和生产密封胶的高新企业——郑州中原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崔洪向记者坦言,调整国内幕墙密封胶的生产标准是扭转目前市场被动局面的“杀手锏”,现行国家标准升级势在必行。
  崔洪介绍,现在,摩天大楼成了企业实力乃至国家财力的象征。但高楼大厦能攀爬多高,由幕墙的质量决定;而幕墙“坚强”与否,与密封胶的质量密不可分。
  我国建筑幕墙行业从1983年开始起步,到21世纪初已成为世界第一幕墙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目前,我国幕墙产量超过世界总量的1/2,年竣工量超过世界总量的2/3。建筑专家预测,2010年至2020年国内建筑门窗年均产量估计为3亿平方米,建筑幕墙年均产量3000万平方米。
  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催生了密封胶产业的崛起。密封胶用于建筑结构的接缝密封,根据用途及密封功能,可以分为玻璃幕墙、混凝土、防霉、金属彩板、窗用密封胶等,而玻璃密封胶基本是硅酮密封胶。
  崔洪说,1983年,我国开始生产主要用于门窗密封的聚硫密封胶。1988年,我国开始研制硅酮结构胶,并于1990年研制成功,1993年应用于幕墙工程。郑州中原成为了原国家经贸委首批认定的硅酮结构密封胶生产和销售企业。1996年,经郑州中原倡议并主导制定了我国硅酮结构密封胶国家标准GB16776《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以下简称现行国标),该标准于1997年开始执行。
  据了解,经过长期对幕墙工程的跟踪研究发现,国内硅酮结构胶产品开始使用时都是符合国标要求的,但是应用一段时间后,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反映出现行国标存有一定缺陷。另一方面,近年来,多层和高层建筑窗和玻璃幕墙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上海市曾对931幢建筑的玻璃幕墙进行了调查,发现有91个出现了问题,2005年上海将玻璃幕墙列入“七大可能危害城市安全的新致灾源”。
  崔洪告诉记者,郑州中原当年参照美国硅酮结构胶的标准,主导制订了我国硅酮结构胶标准。但后来发现,美国标准主要关注的是建筑用胶出厂时的力学性能,而欧洲标准关注的是建筑用胶长期的老化性能。欧洲体系本身能保证硅酮结构密封胶25年的质量,而现行国标只能保证10年的质量。欧洲标准的具体项目,不仅能够涵盖以往的技术指标,而且正好能弥补现行我国国标的缺陷。
  近两年,国内大型企业开始提出对现行国标进行升级,加入欧洲标准的内容。但建议一经提出,却遭到了国内大多密封胶企业的强烈抵制。崔洪说:“生产标准的升级,意味着产品结构的大调整和产业的整体升级,要求的科技含量更高了,技术难度更大了,相当一部分小、差、弱的企业必然要被击倒,产业内会形成一次大的洗牌。”
  据了解,我国有密封胶企业2000多家,建筑密封胶生产企业200多家,其中结构胶生产企业占了40多家。结构胶是密封胶的高端产品,技术要求高,风险也大。国内现在低标准的、便宜的、假冒的密封胶占了很大比重,结构胶成本占幕墙装修成本的3%,如果一旦出现问题,就要承担重新安装的损失。但是,我国法律规章恰恰在这方面比较弱化。
  据崔洪介绍,1997年现行国标施行后,整个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进口产品形成了一定的压力。然而,接下来的是,大发展带来了产能过剩。随着幕墙密封胶问题的出现,如今国内重大工程的幕墙建设又回归到大量使用进口胶,国内产品多在低档次上恶性竞争。“一旦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国内建筑大市场将无国产密封胶的立足之地。”他说。
  连续发生的幕墙安全事故已引发了行业和社会的高度关注,甚至社会有些人士呼吁建筑立法。崔洪认为,从产品使用和施工源头上讲,建筑密封胶的生产标准升级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为建筑用胶的产品升级了,施工方法、措施会同步升级和改变,施工建设安全系数将会大大提高。
相关资讯
我要评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第一幕墙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账号:密码: 注册忘记密码?
第一幕墙网免责声明:本网凡注明出处为“第一幕墙网”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第一幕墙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755-83785645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第一幕墙网"。本网未注明出处的,均从互联网收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第一幕墙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