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幕墙网 】
“低碳”是近些年兴起的一个流行词,据说起源于英国,意思是在人们的生活中尽量减少能耗,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大气污染,拯救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低碳生活”主要可分两大环节,第一是减少能耗,比如节电节水节气;第二是回收利用已经产生的垃圾。或许因为英国这样一个惨痛的先例,欧洲诸国对低碳减排的重视远超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为全球提供了很好的榜样。 城市绿化 荒地分租变身花园 民居窗台花团锦簇 植树造林是减碳最有效、最可行的方法之一。资料显示,树木每生长一立方米的枝叶,就可以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 欧洲是目前世界植被保护最好的地方,也被认为是最适合于人类居住的地区,随处可见大片令人沉醉的鲜活绿色。 以德国来说,国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有5000处自然保护区,13处国家公园,森林覆盖率在33%以上,随处都可见绿荫草坪。 即便这样,德国政府仍然在努力改善绿化。他们将社区和城市边缘地带的荒地划分成花园区,分成一个个小块,用木栅栏隔开,然后租给住在高层建筑没有机会享受园艺之乐的居民,年租金在几百到上千马克不等。这一方方美丽的私人小花园,成为德国城市生态环境的美丽组成部分。 另一个例子是英国,英国在十八、十九世纪曾大量引入外来植物,随意种植,结果却引发了本土植被的消亡,大大破坏了生态平衡。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后,英国转为“自然绿化”,让树林中生长野花野草;在城市中主要种植本地树种,保护英国特有的生态。 在欧洲,绿化不仅是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欧洲居民也非常热爱绿色植物。游客走在欧洲的大街小巷,总会因家家户户窗台上的“花团锦簇”而沉醉。 全民骑车 市长带头骑车上下班 自行车专用道享特权 汽车是碳排放的大户,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用油耗公升数乘以2.7来估算。一台4.0L排量的轿车,假设一年行驶1万公里,一年碳排放约为5.4吨,单这一项便已经超出了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了。在中国和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宣传用小排量车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来减少城市汽车尾气污染。但欧洲却做得更进了一步,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全民自行车运动,既可零排放,又可强身健体,一举多得。 在欧洲骑自行车是一种享受,因为无论是政府的政策还是民众的观念都让人觉得骑自行车不仅不会有比驾车者低人一等,反而还是一种荣耀。在欧洲的大中小城市,都有专门的人行道和自行车专用道,而且这些专用道都非常宽敞平坦。很多地方,机动车不可以通行,但自行车可以长驱直入,颇有特权之感。马路上有专门给行人和自行车的信号灯,如果没有信号灯,则行人和自行车为尊,机动车必须老老实实停下来让路。 在哥本哈根,市内所有交通信号灯的变化都是根据自行车的平均速度设置的,既方便自行车通行,也从另一种角度降低了居民对驾驶机动车的积极性。该市对各种交通工具的重视程度是自行车第一、公共交通工具第二、私家车垫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