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幕墙网 】
比则很低,这使其与传统的镀膜玻璃相比,光学性能大为改观。从室外观看,外观更透明、清晰,既保证了建筑物良好的采光,又避免了以往大面积玻璃幕墙、中空玻璃门窗光反射所造成的光污染现象,营造出更为柔和、舒适的光环境。 “由于Low-E玻璃的热性能在节能降耗上的优势,导致其光学性能一般不再作为Low-E玻璃主要诉求点。”许武毅表示。 成本高制约推广 Low-E玻璃的应用前景似乎也像玻璃一样“透亮”。许武毅告诉记者,Low-E玻璃的优良品性无容置疑,Low-E玻璃的“经济账”也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算过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这个账只会更合算、更经济。 然而,Low-E玻璃的使用率不足却是目前行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这么好的产品为何难以普及? 许武毅指出,建筑节能的效益体现在未来,而投入却是由建设期的开放商来承担,投入和收益主体的不一致,是导致Low-E玻璃推广困难的根本原因。 “与10年前相比,虽然Low-E玻璃的成本已经降低了很多,但目前,无论是生产成本还是市场价格,Low-E玻璃还是比普通玻璃高出了不少。”多年与Low-E玻璃打交道的许武毅告诉记者,“成本高依然是Low-E玻璃难推广的重要原因”。 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节能玻璃市场部经理陶绪清告诉记者:“目前,Low-E玻璃比普通的中空玻璃大概高出30%~40%。但从Low-E玻璃的长远节能效益来看,这点成本根本不算什么。” “南热北冷”的地区差异 地区差异是建筑节能普遍面临的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技术标准。《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50668-2011)中对建筑物节能做出了明确规定。 事实上,近些年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建筑节能效率的标准已经开始从50%向65%迈进,在一些发达地区,如北京等地已经要求建筑节能要达到65%的节能效率。 中国建筑(601668)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秘书长张佰恒告诉记者,建筑节能效率是建筑物整个系统的节能指标,这样的指标需求,导致开发商只要能通过各种节能措施满足了50%或65%的建筑节能要求即可。 “打个比方,我通过其他方式,比如墙体保温来达到建筑节能要求需要50元,而通过采用Low-E玻璃来达到节能要求需要100元,那我为什么要用Low-E玻璃呢?”张佰恒以开发商的口吻反问记者。 这样的观点,在记者对开发商的采访中也得到了确认。一些开发商工作人员坦承,在建筑的设计阶段,通过计算机技术便可以算出建筑物的节能效率,出于成本考虑,开发商必然选择成本最低的节能手段,而不会过多地考虑成本投入和节能效益的对比。 期待破除的障碍 张佰恒告诉记者,虽然在《节能建筑评价标准》中也有对门窗标准的具体要求——导热系数不得低于2.8,但是对于Low-E玻璃而言,其节能优势并不仅仅在于导热系数低,更多的是它对室外热辐射的吸收和对室内热辐射的阻挡方面的优良性能。这样的标准显然并不利于Low-E玻璃的推广。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是Low-E玻璃进一步推广的障碍之一。许武毅告诉记者,近几年Low-E玻璃的发展速度可以用惊人来形容,即使是在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的2011年,Low-E玻璃的产量还是保持了近50%的增长速度。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