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第一幕墙网 -> 资讯 -> 玻璃动态

厂商生产“瘦身玻璃”厚度不足 不符国标存隐患(三)

2012-07-25 09:45:09 作者: 来源:重庆商报 我要评论0

第一幕墙网 】 不多的中空玻璃进行了测量,未发现“瘦身”玻璃。不过,记者随后来到大楼外的建筑垃圾堆中,找到了8块玻璃碎片,发现其中一块带有黑色胶粘剂的玻璃碎片只有约4.5mm。据建筑工程师李俊(化名)介绍,此玻璃碎片边缘的胶粘剂是中空玻璃边缘特有的标志,可以确定是用于门窗的。

  用户调查

  业主订玻璃多被“瘦身”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开发商使用“瘦身”玻璃比较隐蔽,而业主自己订做的玻璃门窗制品中,“瘦身”玻璃现象十分突出。

  7月15日,记者在綦江版画广场旁找到了2家制作玻璃窗的门市。门市的工作人员表示,住户一般都是用4mm的玻璃制作普通玻璃门窗,除非特别要求,才用5mm的玻璃制作。记者当场对玻璃原片进行测量,发现这2家门市用来制作玻璃门窗的玻璃只有约3.5mm和4.5mm厚,均属于“瘦身”玻璃。

  随后,记者来到綦江版画广场旁一个刚接房的楼盘大门外,碰巧看见业主订做的玻璃门破碎了。工人表示,这是4mm厚的玻璃门,是抬的人在途中不小心弄破的。记者当场测量,发现玻璃门也只有约3.5mm厚。

  记者之后几天又走访了主城的几个小区,发现业主自己订做的玻璃门窗被“瘦身”0.3mm的现象依然非常突出。

  源头调查

  玻璃原片系从外地购进

  对于“瘦身”玻璃的源头,一知情者称,原片是从外地运往重庆的。恒森玻璃的工人表示,他们是从建设码头进的玻璃原片。记者随即赶往建设码头,寻找许久,终于发现了标注为4.7mm的玻璃原片(实际只有约4.5mm)。合格证上显示,生产厂家位于武汉市汉阳区某工业园。

  记者随后联系上生产厂家,接电话的女子称,他们是做镜子的。之后,记者再次拨通该电话,一名男性工作人员却承认,他们确实在生产玻璃,不过随后他又声称“太忙”,便挂断了电话。

  对此,知情者表示,生产厂家并没有标注如何使用这些玻璃。

  纵深

  利益驱使 “瘦身”玻璃查处难

  据了解,正常的5.0mm中空玻璃窗是70元/,而“瘦身”的4.7mm中空玻璃窗的价格大约为68元/。知情者表示,目前5.0mm的玻璃原片的价格为18元/,而“瘦身”玻璃的价格便宜2元左右。也就是说,合格的中空玻璃成本是18元×2=36元,而“瘦身”玻璃就让成本降低为16元×2=32元,成本减少了4元,就算每平方米中空玻璃少卖2元,也比合格的玻璃加工后多赚2元。如老板把“瘦身”玻璃当合格的玻璃卖,其中的利润就更多了。不知情的市民也许会购买价格更低的“瘦身”玻璃,老板自然“薄利多销”,赚得更多。

  建筑工程师李俊称,对于开发商来说,因为订货较多,每平方米可能便宜3元或更多,而一栋30层的大楼动辄可能要订购几千平方米的“瘦身”玻璃窗,可以节约至少2万元成本,这对于小开发商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

  据市民反映,“瘦身”玻璃窗出现几年了。为何却一直没被发现呢?工程师李俊坦言,玻璃门窗一旦做好安装好后,玻璃厚度检测难度大,因此很难被发现,而且也很少有人去关注此事。

  在工程前期,为何进货时没检查到“瘦身”玻璃?对此,李俊透露,施工前期,递交审核的设计图肯定是符合国家标准的,而在第一次进货时,开发商一般也是进的国标玻璃。作为监督工程质量的第三责任方“监理”,可能和开发商比较熟悉,第一次检查没问题后,往往比较马虎大意,在开发商随后进货时就检查草草了事,甚至可能不检查,开发商因此有机可乘。

  李俊透露,其实主城和区县使用的“瘦身”玻璃窗的量可能差

相关资讯
我要评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第一幕墙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账号:密码: 注册忘记密码?
第一幕墙网免责声明:本网凡注明出处为“第一幕墙网”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第一幕墙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755-83785645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第一幕墙网"。本网未注明出处的,均从互联网收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第一幕墙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