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幕墙网 】
员乃至全社会的教育十分必要:“官员对建筑缺乏正确的理解,是因为整个社会、国民教育对建筑的认识出现了偏差,甚至连从业人员都有问题。很多建筑学院的老师,在授业时一下就深入到技术层面去,没有把建筑的观念从根本上灌输给学生。”
解析建筑文化的市场困局 对于我国建筑市场中的种种怪象,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车书剑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并将其原因总结为6个 方面:一是缺乏创新。体现在表现形式单一、雷同化,千篇一面,个性化不足,原创能力不强。 二是盲目攀比。脱离实际需求,追求高度越高越好,建造标准越高越好,装饰越奢华越好。造成浪费之风蔓延,与国情不符。 三是盲目崇外。追风、跟风盛行,照抄照搬,简单模仿,照虎画猫,追求奇、特、异。没有从正确的角度来认识和对待开放与吸收外来文化的问题。 四是缺乏内涵。对如何达到人与城市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方面研究不够,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髓的、凸显时代特征的、反映民族特色的作品不多,尤其是反映地域特点的作品更是不够,没有充分表现建筑和城市应有的魅力。 五是缺乏合理的建筑方案评价标准。对于什么是好建筑,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否提倡适用、美观、安全、环保的原则等,没有注重从历史性、科学性、艺术性的角度来正确评价。 六是现行的建筑设计体制和机制、建筑方案招投标制度不合理,以及建筑方案行政干预过多,不利于激励创新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增强建筑师原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及文化自觉和自信。 塑造建筑意识从独立抓起 对于如何培养我国建筑师的文化自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利认为,目前对于建筑师的培育太过 功利,学界往往忽视了建筑师的“目标判断的独立性”。“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具不具有独立目标判断能力,不单单是建筑教育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国家的教育培训体系。我们国家的建筑教育可以说是‘泛奥数化’的,表面上看是培养思维,其实很多时候是一种套路。首先你判断一个题目属于哪一个类型,这个类型曾经学过哪些做法,然后把这些做法套过去。”张利说。 张利表示:“我们对建筑人才有一定的约束和局限,他们不再愿意,不再享受进行目标独立判断带来的巨大喜悦,这是我带中国学生和国外学生的时候发现的,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可以从两方面解决:一是阅读,特别对中西方文化理论的比较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帮助我们建筑人才形成更好的思维的习惯,让他们具备更多的逻辑推演能力;二是扩展他们的视野,现在学生的目光过多地集中在世界大都市或者大建筑媒体所报道的建筑趣味中,甚至让建筑文化成为一种快速消费品。我们的学生需要从更深的层次了解我国面临的各类问题,需要了解我们目前社会所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了解到这些以后,他们的思维可以得到解放,可以摆脱单纯从书本、杂志上了解社会的局限性,寻找自己的目标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