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幕墙网 】
有交易的设计竞标,甚至有回扣之类。有可能是,在专家审查环节,官员认可后,专家会揣测领导的意愿默认通过。国外的专家审核是以相对固定的几个人针对某一个领域审核,偶尔有不同领域专家交叉讨论。专家要秉公执法,如果违背原则,媒体会曝光公布。中国的机制是这次的专家意见不同,下一次就不会邀请这个人。几个人说不好,政府就将所有有不同意见的专家换掉,换成说好话的专家。
这个事情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官员的权力太大、管得太细,如果政府相对监督得当,这种事情就会相对减少。有的市长和市委书记一两句话就能决定一个设计方案的取舍,但是项目可能是非常差的。 刘涤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学院在读博士 我觉得波士顿设计并非无能力的草包公司,是否假外资也并不重要,但他们涉足历史街区实行名为保护实则破坏的改造方式实属罪孽深重。该公司在海外注册,只不过未经某些协会认证,所谓外资公司并非无据。而在中国执业适用的是国内的法律规章,所以该公司背景不无问题但并非关键,关键是在旧城改造中的破坏行为让人无可原谅。也就是说,真的洋公司也不能施以如此破坏行为。 我看过朱儁夫关于宁波项目的介绍讲座,他认为商业价值占绝对优势,对宁波市长改造中偷拆一些文物建筑坦然甚至高兴,对老房子没有敬畏之心,只想把它们的价值榨干净的意图已表现强烈。如果价值取向不同的话,即使投其所好也迎合不好。所以,波士顿与甲方意图一致,甲方当然选择他们来做设计,证明领导们和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政府肯定更加重视经济利益的考虑,因为保留老建筑修缮在经济上投入产出比较低,所以会觉得拆了造个光鲜的假古董更便宜、更结实,也看着更漂亮。这种过分强调面子工程的心态与波士顿不谋而合,专业化认识的普及也确实需要。至于腐败滋生空间是另外的问题,和拆城的逻辑关系不大。 王振军,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集团总建筑师 我曾经参与过很多投标项目,确实存在投标内定的现象。我相信很多人参与到这些项目中都会遇到这类问题。所以我后来逐渐退出竞标。波士顿设计公司的事情不能说很普遍,至少是经常有的。 共同富裕是一个结果,只要机会趋于平等,人们的生活感受会更好,非公平的环境对于社会进步有阻碍作用。行业腐败和政府腐败是同一的。相应的法律都有,但是法律形同虚设,一些人有法不依。改善这一问题的阻力来自那些利益共同体。 第一,专家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准入门槛模糊,学术权威性不够,导致发表的意见显示不出专家的水平。第二,评审的位置过低,话语权不大。我曾参加的一个竞标会,市长是评委会监督,他一看到投标的获胜方是一个中国设计团队的方案就宣布废标。另一次竞标会中,11个评委中有6个知名专家,另外5个是政府官员。我建议评标分为两个步骤,一个是专家参与的学术性环节,另一个是甲方根据其他实际因素设定的环节,两相结合。第三点是增加透明度,国外专家的评审结论都要通过媒体公布,专家乱说话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第四点是招标代理单位太糟糕,通过自身成为实际上招标腐败的具体操作者,将政府腐败实现。 其实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腐败空间,如果一家设计企业能够竞标成功获得几百万元设计费,坐着飞机去为某位领导就餐买单又算得了什么? 祝晓峰,上海山水秀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我之前有遇到竞标内定的事,但是并不多。我本人更关心建筑设计本身的议题,而非行业问题。因为行业性问题是制度和体制问题,需要政府官员、群众和建筑师自身共同努力才有改观的可能。行业内的一些潜规则问题会影响到社会公平性,我如果是在竞标前就知道有内定的可能,就不会再参加竞标。国外有建筑师工会,能够适时地整肃这些行业问题和市场问题,也会积极地保护广大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