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第一幕墙网 -> 建筑师看点 -> 建筑杂谈

中国当代建筑的实践演变(一)

2012-06-06 16:34:26 作者:黄元炤 来源:中国建筑新闻网 我要评论0

第一幕墙网 】  楔子

  在了解中国当代建筑时,不单单只是论述21世纪所发生的事情,还必须放大视点并往前延伸至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后,当面向国际化与全球化所产生的当代性之于中国建筑的现象与事件并一直发展至今,才能更全面与客观的了解到中国当代建筑领域中人、事、物抑或关键性走向所成型与发展的由来,这是不容或缺的切入视点。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当代建筑实践的发展演变,实然经过了三个时间的过渡,分别是20世纪的80年代丶90年代与21世纪的头十年。

  体制变革丶单面向思考丶发展初探丶传承与师承

  第一个时间过度是20世纪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此时期是个全面冲击与片面试水温的阶段,由于当时随著经济的发展造成思想解放的狂热与现实面上急欲突破旧有的限制框架,社会上有了一些根本性结构的变化,在建筑领域首重的就是体制上的变化,即国有企业改革、试点营运与朝向企业化经营。1979年,国家计委会等单位发出”关于勘察设计单位实行企业化取费试点的通知”后,有数家单位开始进行首批企业化管理单位改革试点,采取自收自支、自负营亏、自我约束与自我发展的经营模式,转向类似私有化公司经营模式的市场化改革,朝向从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化管理。另外政府开始允许私有化执业型态的存在,鼓励个体私有经济的发展,1984年,政府制定个人开办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具体方法后,当时王天锡建筑师受命筹建建筑设计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即建设部北京建筑设计事务所并任所长,此时开启了事务所型态注入建筑实践市场与大众生活当中,成为社会上经济企业发展中的一环。除了体制上改革外,当时政府开始注重于建设发展,于是从工业建筑设计转向以民用建筑设计为主,大批高级高层的公共建筑、民用住宅群的产生,在这些为数众多的建筑中,

  绝大部份都是在旧有与既有的形式中寻求改变或解决现实问题的策略,产生许多折中式、复古式的建筑样式,正好也契合于当时西方建筑领域所盛行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也就是说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思想基础上,当时从20世纪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之间都以乡愿式丶怀旧式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作品居多,而现代主义作品则占少数,所以此时期对于建筑本体的思考因时代的变局俨然开始产生了变化,但仍然处于折中式、复古式的单面向思考的状态,此时期可称是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初探时期。

  而这时期活跃的建筑师绝大部份是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丶40年代的建筑师,他们以设计院、高校为创作的基地,正好攀上了改革开放后建设发展所得到的发挥设计才能创作的机会,一方面也抒解了文革其间所压抑的创作意念,以致这时期的建筑产量高于改革开放前的建筑产量,并完全反应出用量化来契合国家的发展政策与方针,建筑师也用量化反应出本身的设计思想,而一部份建筑师也在境内建筑高校里执教并从中培养出不少的下一代建筑人才,形成了在建筑学上传承与师承的延续意义与价值,而这些培养出来的青年建筑人才其进入到境内建筑高校就读的渠道即是经由改革开放后所恢复的高考体制(1977年中国恢复停滞了10年的高考)。

  多样型态、市场机制、事务所建立、建设实践的契机、自我实践的追求与突破

  第二个时间过渡是20世纪的90年代,这时体制上的改革仍然持续地进行,在公有部份开始朝向多样的设计单位型态、改制成有限公司并进入市场机制与院内工作室的成型,1993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模式,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求,产权清晰,责权

相关资讯
我要评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第一幕墙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账号:密码: 注册忘记密码?
第一幕墙网免责声明:本网凡注明出处为“第一幕墙网”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第一幕墙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755-83785645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第一幕墙网"。本网未注明出处的,均从互联网收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第一幕墙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