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第一幕墙网 -> 建筑师看点 -> 建筑杂谈

探寻建筑“当代性”(一)

2012-07-27 11:05:40 作者: 来源:中国建设报 我要评论0

第一幕墙网

什么是当代建筑?建筑的“当代性”如何体现?当代建筑师又能为后世留下具有怎样时代特征的建筑?  

未命名.jpg

“当代性”命题之辩

“30多年来,我们每年建了那么多房子,但是为什么没能形成当代的、主流的中国建筑风格。目前,盲目追求形式、过分讲究装饰、违背生态规律、缺失建筑文化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审视当代中国建筑,一位建筑师如此发问与反思。

不过,在这个充满城市发展辩题和建筑潮流四溢的时代,似乎并没有确定性的答案对中国建筑师给予指引。

资深人士认为,所谓建筑的“当代性”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主观的当代性,另一个是客观的当代性。作为一名建筑师,他是一个实践的主体,首先肯定逃不掉主观性。

业内人士则表示,“当代性”是建筑师都很关注的话题,是一个好建筑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很多真正优秀的建筑,都必须具备所谓的“当代性”,但实际上最有魅力的部分反而是不当代的部分。

“所谓的建筑‘当代性’应该由后人评述。现在是一个思想割据的时代,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立场不一样,对建筑‘当代性’的理解也不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曹晓昕发表了上述观点。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王戈的看法与众不同。他建议年轻的建筑师要独立思考,坚持自己的想法,建筑的“当代性”并不是现今思考的当务之急。

普利兹克奖评审委员会曾这样评价王澍:“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25年前,王澍在《中国当代建筑学的危机》一文中表示,25年来中国当代建筑学谈不上有什么进展,有的话,也是对西方建筑学模仿甚至抄袭的手段娴熟了。他曾看到建筑系二年级学生的作业,已能娴熟地模仿极为复杂的解构做法,但作者却回答不了一些最基本的构造问题。

于是,每年春天,王澍都会带学生去苏州看园林。他认为,古人的造园,代表了我们今天熟知的建筑学之外的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建筑学,是特别本土、也是特别精神性的一种建筑活动。王澍说,画中的房子只占了很小的比例,在中国本土建筑学里,有比造房子更重要的事情。

作为实验建筑师,王澍不仅对当前建筑乱象提出批评,更通过自己的作品提出解决的办法。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是迄今为止王澍设计的体型最大的作品,也是能够全面体现他的设计思想的作品。许多建筑利用了大量废旧的砖瓦,墙面都不抹灰,地面、屋顶等都裸露着水泥,他想借此表达的正是一种“贫寒的美学”,这也是中国文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王澍说,好的建筑师应该有一个长期坚持的思想,并且通过不同的建筑机会来表达。在他惟一的商业设计作品“垂直院宅”(钱江时代)里,王澍为每4户人家设计了一个公共活动区,类似于北方四合院,希望能借此打破城市邻里间的冷漠。

牢记建筑的本质

为谁做建筑?这是每一位中国建筑师需要扪心自问的问题,这个问题一旦含糊不清,自然会导致建筑创作方向不明。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宫殿、庙宇、城堡、宅院、高楼等多种建筑类型相继出现,进而满足了人类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但是,时至今日的建筑创作与实践仍不能忘记,建筑的本质是为人服务,建筑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满足人对建筑功能的适当需要。

近些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出现了不少高大奇异、奇形怪状的建筑,形式大于

相关资讯
我要评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第一幕墙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账号:密码: 注册忘记密码?
第一幕墙网免责声明:本网凡注明出处为“第一幕墙网”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第一幕墙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755-83785645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第一幕墙网"。本网未注明出处的,均从互联网收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第一幕墙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