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幕墙网 】
1、工程概况 天津滨海黄港大型购物中心位于天津滨海黄港生态开发区内地理位置优越,该建筑共4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59400m2,外围尺寸为60 m×260m,标准层高度6m,屋面面层高度18m,女儿墙顶高度21m。外檐幕墙系统工程包括陶土板干挂系统,玻璃幕墙系统,其中陶土板幕墙为12 000 m2左右。 2、陶土板幕墙系统介绍 1) 陶土板幕墙技术的一般说明。 陶土板幕墙是选用陶土板作为幕墙装饰面材的一种新材料幕墙,陶土板幕墙赋予建筑物庄重而强烈的艺术美感,使传统原料与现代建筑巧妙而完美地结合起来。产品有其极好的耐久性颜色日久砺新,给幕墙带来生命力。陶土板技术品质优秀,拥有极好的抗冲击性,抗冻性等特性。 2) 陶土板的加工工艺。 陶土板主要原材料取自页岩,将其打碎后,混入红粘土调整颜色,并加入定量的水成坯,在1 200℃的条件下烧结而成。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3) 陶土板性能参数及常用规格见表1。 本项目使用的陶土板规格为600mm×300mm×18mm,其他规格可通过定制切割加工来实现。 4) 陶土板安装节点。 相对于本工程这样大量以陶土板为面材幕墙系统的国内还较少,我们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及结构可靠性,选用干挂开放式系统,并与保温防水材料配合使用,具有良好的保温、隔音功能,而且在陶土板破损时易于单块更换。陶土板主要构造原理如图1所示。 5) 陶土板幕墙的优点。 使用构造可以根据中间的通风腔,利用“烟囱、热流道”效应,气流在外层陶土板与保温防水层中间由下向上循环,夏天可以带走外面太阳辐射的能量,达到隔音、保温、节能、环保的功效,以及可以减少风及恶劣气候的影响,提高隔音能力。冬天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使用自然通风使空调使用率降到最低,这种构造不仅降低了能耗,而且通过通风腔以使潮气更好的外排以免湿气积聚,降低湿度,增强了整个建筑的透气性。 而陶土板本身使用页岩破碎后进行二次烧制,相对于天然石材来说,原材料的选择面更广,更环保,避免了天然石材可能会产生放射性污染的情况,陶土板本身色差容易控制。 3、本工程幕墙系统的节点构造设计 陶土板幕墙节点要求: 1)工程墙面局部整体为陶土板幕墙。陶土板模数与玻璃幕墙分格模数不一致,只能在边缘定尺加工陶土板。 2)幕墙转角处理难,由于陶土板为空心材料,转角无法像石材等面板处理。 3)陶土板幕墙竖向接缝靠三元乙丙胶条密封,横向依靠陶土板搭接防水,为开放式幕墙系统,水密性、气密性不好,必须考虑密闭系统。 4)由于陶土板横向安装,鉴于考虑系统的结构安全性,横梁为通长安装,上下间距为200mm。横梁较多,连接系统是以四点支撑方式、通槽、双肢形式,操作空间少。 5)陶土板本身为硬质空心材料,稍有位移,便会产生噪声,因此,所有与陶土板连接均要软连接体材料。本工程中陶土板幕墙系统主要构造节点见图2。 4、陶土板幕墙现场安装 4.1主要安装流程 主要安装流程为:放线→安装镀锌角码件→安装竖向龙骨→安装横向龙骨→安装陶土板→节点处理→表面清洁。 4.2安装要点 1)放线: 根据幕墙设计的结构分格,在安装竖龙骨的墙面上仪器(水平仪)放出竖向主龙骨安装的水平基准线。在幕墙竖向主龙骨的位置标出垂直控制线。 2)安装镀锌钢角码: 根据垂直控制线定位出角码的安装标记。检查、调整角码,使之与控制线保持平行且保证同一控制线在一直线上。调整到位后直接焊接在预埋件上,并做好防锈处理。 3)安装竖龙骨: 运用不锈钢对穿螺栓将竖龙骨固定在角码上,通过墙面端线确定竖龙骨距墙体的距离。调节竖龙骨的垂直度。 4)安装横龙骨: 可运用不锈钢自攻钉(也可用角码和对穿螺栓)将横龙骨固定在竖龙骨上。横龙骨的安装距离等于陶板的安装模数宽度,可以运用间距尺进行控制。横龙骨准确定位后,可以先开一个比不锈钢自攻钉小一号的孔然后再攻螺钉。调节横龙骨的水平度。 5)安装陶板: 将特殊弹簧片安装在挂件上,再将挂件推进陶板背面的槽口,四角的四个挂件安装完毕后直接将陶板从上而下挂在安装到位的横龙骨上。运用上部挂件的内六角调节螺丝,可以微调板块之间的搭接量。板块之间的竖向缝隙可以通过左右移动板块来调节。 5、结语 而陶土板幕墙具有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耐低温、无污染、易清洁、抗紫外线、不褪色、抗冻性及最佳的隔热保温性、隔音性的非易燃材料。另陶土板自重轻既可减少幕墙承载龙骨用料,又可减少工程基本用料,综合传统石材幕墙石料开采相比,它是由黏土烧制而成,能降低40%的能源消耗,具有很大的经济性,在经过严格施工过程控制后,可以实现良好建筑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2]GB 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3]赵西安.高楼大厦为什么需要建筑幕墙[J].建设科技,2005(7):31-32. [4]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现场操作系列丛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徐震.隐框玻璃幕墙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0,36(17):142-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