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位免费甚至人员费也有补贴,这大大刺激了外贸企业出国参展的积极性。
3. 挂靠国有展览公司的私营展览公司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代产物
由于国营展览公司存在着一些机制运行上甚至体制上的不利弊端,比如奖励机制不能真正贯彻落实到位,干部任用制的不透明也制约了一些人的上升空间,因此最早有一部分业务骨干从展览公司跳槽出来,自组私营或股份制展览公司,但并未完全放弃国有展览公司资源背景,在出国批件、因公出国人员审批、申报出国参展企业的补助等方面从国有展览公司获取资助。为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在保持自己的客户资源同时,加强与行业协会的横向联系,利用多种形式的办展出展方式,逐渐使一个具有个人法人性质的私营或股份制的展览公司,发展成具有一定影响力具有一定规模的的展览公司。在当前的展览界中,就有许多老总就是出身于原经贸委、贸促会系统的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这部分人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充足的最有实力的客户资源,又有盘根错节的国营单位的关系,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并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推动下,与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展览公司拉近关系,利用本身灵活的管理和奖励机制,培养了一大批战斗力很强的展览经办人员。这些经历过严酷的优胜劣汰的生存竞争站稳脚跟的年轻人,是目前活跃在展览界的一支不容小视的生力军。
4. 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的外资展览公司异军突起
中国进入WTO后,首先以德国为首的展览大国纷纷进驻中国市场。刚开始只是成立办事处,受权限所制约,不能从事直接在国内招展办展和组团各项活动,只能通过各级代理或寻找中国当地有背景有实力的展览公司联合组展。随着中国经济多年高位高速发展,中国制造的出口外向型外贸企业越来越多,尤其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不断有外销员跳槽后自立门户,中小企业出国参展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时尚潮流。在这种形势下,国外展览公司出于本身的全球战略需求,纷纷变办事处为中国分公司,主要设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以德国展览分公司最多,其次有英国的励展公司和香港的一些展览公司,他们利用手中原有的著名品牌展览会,以此带动中国市场,在中国和其他地区开办同行业的一系列展览会,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自中国分公司成立后,中国组委会不能直接与国外联系而是转而与分公司打交道,从而造成了一系列品牌展组委会重新洗牌的现象,使原本不稳定的展览市场更加动荡不安,一部分原本无法参与竞争的私营展览公司趁此机会进入了组委会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