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幕墙网 】
低碳节能,近年来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也被视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很多建筑师都在设计中不断探索“低碳节能”的可行性。来自德国的汉学博士闻浩南(Roland Winkler)带来了他的实践经验。在他看来,“中国必须加快低碳城市的步伐,否则可能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中国城市的发展更接近于美国模式,也就是以车为主。”但这事实上非常不现实,他认为“中国应该走欧洲城市的模式”。 人口密度高并非坏事 闻浩南一直关注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及节能建设事业,他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工作已接近10年,从2003年起担任德中建筑节能技术合作协会主席,也是“慕尼黑城市设计国际公司”(MUDI)的创始人,讲一口非常流利的中文。 “中国现在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是全世界从来没见过的。城市的能耗本来就比较高,而中国的资源并没有那么多。中国的石油可能只够用11年,燃气只够用32年,按照现在的使用增长速度来看,煤炭只够用45年。这是中国一个研究所算出来的数字。”闻浩南认为,高度城市化的同时还带来环境污染,因此会有健康的损失,还会有其他的一些损失,能源的价格也会继续上涨,而且福岛事件以后,核能也备受质疑,因此,“低碳节能的城市发展方向最有前途”。 被一般人视作弊端的高密度城市,在他看来,对低碳节能却是好事。“密度不是一个借口,其实密度是很好的事。”他以自己的家乡慕尼黑为例,“慕尼黑当然跟北京或者上海其他中国的城市差别是蛮大的,但它也是一个城市,而且是密度比较高的城市,有135万人口。慕尼黑的中心区和上海其实差不多大,虽然没什么高楼大厦,但它的密度其实是很高的,有些区域的密度远远超过每平方公里10000人。上海其实外环以内的平均人口密度是15000人,并不比慕尼黑高很多。” 与上海人口密度不相上下的慕尼黑,不鼓励私家车开到中心区,因此中心区很少有汽车,那里的自行车道十分发达,且自行车道很少有红绿灯,并且都修在绿化带周围,“沿着慕尼黑市中心的一条河,有一条15公里左右的自行车道,一个红绿灯都没有。”他从慕尼黑的家去办公室,虽然距离也并不近,却可以很方便地骑自行车前往,“但是在上海就很难骑自行车,整个中国的自行车道都在减少。相反,在欧洲的很多地方,自行车道是越来越发达。”在他看来,这种重视自行车道与城市绿地建设的发展方式,更值得中国借鉴。他还很看重“可步行性”,一个城市最好是生活区域和工作区域互相交织,很多地方都可以步行,这样才不会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而中国的情况经常让他很震撼,比如北京的各种高架桥,就是“美国式的方法,在城市里建高速公路,有四五条车道,但还是堵车。”他认为汽车其实是20世纪工业技术的代表,“这不是21世纪的技术,中国肯定不能往这个方向走下去。我说这个可能也没用,大家都要买车,因为车是人的社会地位与自由的象征。”提及此,他颇感无奈。 和自行车道与步行城市一样重要的,是公交系统。“35年前德国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条马路上,每辆小轿车都只有一个人,所需的轿车能把这条路塞满。但是同样的人数坐公共汽车,一辆公共汽车就够,就算是骑自行车,占的路也非常少。”因为这个实验,德国很多城市开始不让汽车进到市中心,“不鼓励人们开车进城”。他认为完善的公交体系非常重要,“尤其是捷运系统,地铁覆盖率还得大大提高。” 规划与建筑的低碳化 要摆脱对汽车的依赖,城市规划非常重要。“在2003、2004年,我们公司与同济大学的老师合作过一个项目,离上海大概200多公里,这是一块围填土,300多平方公里。”委托方要求他们把这块地方全部用来做工业,“我们跟他们讨论,这是完全不可持续的,而且是没有意义的。大概一年 |